牧羊的艺术

      国内经济全面走向衰败,经济数据连下台阶。但是A股市场并没有反映当下的状况。市场的交易叙事依然是未来会有强力的救市政策,市场共识是经济状况处于“不可证明,不可证伪”的状态。

      从常识与专业角度,我很清楚,经济萧条已不可避免,房地产的下行时间周期绝不可能是两三年可以结束的。但是市场就是相信这个幼稚的叙事,而理解市场为何如此幼稚就变得很有意义。

      A股从9月24日行情启动后,成交量猛然方法,从之前的一天6000亿左右,到现在的15000亿。成交额的放大代表场外的资金涌入市场,那么他们涌入市场的动机是什么?为什么会这么做?

可以看到一这轮行情,自媒体的贡献力量非常大,抖音,快手等短视频账号公开违规荐股,成立各种收费群。官方对这种违法行为基本处于放任状态,只是在行情热了以后封杀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大V,除此以外并没有铲除自媒体荐股的土壤。现在的技术,通过算法识别很容易就可以全面封禁该话题。

债券市场走出了巨牛的行情,10年债券收益率被抄到1.70%,这是在官方多次警告的背景下实现的。债券市场不骗人,预期经济前景没机会就是没机会,2%一下的利率眼都不眨的就接受。从官方警告的措辞来说,最有意义的一句就是“坚决防止一致性预期”。我认为这句话透露了政府治理的秘密。

      一致性预期在经济学层面会对整体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,当所有人都充当秩序的对手盘的时候,秩序就很难维持,或者需要巨大的代价才能维持。因此制造混乱预期就变得非常重要。这就是这些年,以及未来时间管理工作的重点,制造一切混乱的预期和事件,让参与者无所适从,每天故意放出10条利好,8条利空。从各个角度”辩证法“的看问题,各种垃圾的解读。让垃圾信息充满整个参与者的大脑。打乱一切可能出现一致性预期的根源。

      到目前为止,这一项治理措施是卓有成效的,A股市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。这不简单是“资本管制,低利率环境”这种经济学基本面可以解释的。因为理性人博弈的结果应该是什么都不做。但是市场并不如此。未来经济不会好,越来越糟,但是股市不一定差。股市的波动率,就取决于这种“一致性预期管理”做的好不好。预期越混乱,波动率会越高。因此思考问题需要更上层楼,从基本面环境跳出来,跳到更高层。用混乱预期解释市场,看当下的混乱预期制造的充分不充分?这个阶段是什么样的叙事控制着市场,在何种时间参与者会出现接受疲态,再何种时间会被另一条“反差“感的信息强烈刺激进而影响市场的动作。

      以上这些就构成了未来思考A股博弈的框架。

默认分类 2024-12-24 07:12:11 通过 网页 浏览(140)

共有0条评论!

发表评论